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审计公告  > 审计案例
审计情系“夕阳红”

烟雨朦胧,满目苍翠,小雨中的云阳县城,宛如仙境。在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敬老院里,老人们或在活动中心看电视、喝茶、下棋,或三三两两在屋前的走廊里坐着闲聊,呼吸着山里的清新空气,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没有自理能力的残障人士也由工作人员悉心照料着。院子后面的山坡上,绿油油的蔬菜长势正好,到处是盎然生机。

很难想象,几个月前,这里的房屋还是搁置了3年多的“半成品”,杂草丛生、建筑垃圾遍地。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发现问题、促进整改的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聚焦养老服务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重中之重是维护民生,而民生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2016年5月,审计署重庆办来到云阳县开展审计,凤鸣镇敬老院项目则是其中的一个审计重点。

当时参与审计的重庆办工作人员小杨回忆说:“我们涉农、涉民生的审计项目很分散,不少项目都是在偏远的山沟里。很多时候审计人员是先通过审查书面资料查出线索,从而发现问题,凤鸣镇敬老院项目就是如此。” 在对凤鸣镇敬老院项目开展审计时,两份看似普通的旧文件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一份文件显示,2015年6月,凤鸣镇政府催促三年未完工的敬老院工程,力争在当年6月30日前告一段落;另一份文件显示,2015年9月,凤鸣镇政府表示敬老院主体工程已完成,但还需要约327万元的资金,来完善配套设施,以确保年底投入使用。

审计人员将上述两份文件与已掌握的信息进行比对后,发现了蛛丝马迹。原来,2010年9月,凤鸣镇政府就向云阳县民政局申请新建敬老院,同年10月始,陆续开展征地、场平等工作。2012年,中央安排补助资金400万元用于该项目,计划新增床位200张、建设规模达到4900平方米,同时明确合同工期300天。

“也就是说,原本10个月工期的主体工程拖延了三年多,而且用于附属工程和配套设备的资金还没着落。”小杨说。出现这种情况,审计人员焦急万分。他们认为,审计工作不止发现问题,更要提出好的建议督促整改,努力把审计监督落到实处。

审计人决心解决养老难

直到现在,小杨和同事们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养老院的情景。当时正下着大雨,位于马路边的新敬老院,只有一个孤零零的“空架子”,遍地是建筑垃圾。长久空置导致外墙、柱头已破败,室内也没有任何装修和设施。

按此前规划,一旦这座养老院建成,凤鸣镇将撤掉几个破旧的敬老院、将老人们全部并入新的敬老院。而破旧的敬老院之一就是院庄敬老院,距此地仅几百米。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况,我们几个审计人员便跑到院庄敬老院里面去实地调查。结果,老人们的生活居住状况,让我们倍感忧心,”小杨说,“那里住着33位老人,只有3位管理员,由于还需接纳凤桥、凤鸣敬老院分流过来的老人,只能在两层楼上加盖一层,有的房间里甚至得挤住3个人。阴暗、拥挤外加空气流通不畅,老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难以得到基本保障。”

谈起新敬老院,老人们非常无奈。在他们看来,2010年新敬老院就开始征地盖楼了,但五六年过去了,还是没能住进去。他们迫切希望政府能够赶紧帮忙解决。“当时心里特别不好受。我们很想为这些老人们解决问题,不要让他们继续失望下去。” 小杨说,“同时,作为审计人,我们也有责任监管好用于建设国家养老设施的每一分钱,确保国家有关养老保障方面的政策落实到位。”感触和信念迅速地转化为实际行动。当天晚上八点多,小杨和其他同志们匆匆赶回了驻地。为尽快找出项目停滞的原因,大家顾不上休息,胡乱扒几口饭就埋头于一尺多高的凤鸣镇敬老院项目文件资料中。同志们夜以继日地干,正是为了让老人们尽早住进新家。

老人成功住“新家”

审计人员的“紧盯”,加快了这一问题的整改步伐。该问题经审计报告反映并公告后,云阳县委县政府立即部署整改,清理盘活县里闲置的其他财政存量资金,解决了养老院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的问题。敬老院后续建设工作得到大大“提速”:2016年8月,敬老院完成了结构安全检测鉴定;2016年10月,完成了防雷验收、环保验收和消防验收,并购置床铺、被子等生活用品100余套,安排相应工作人员3名。2016年10月,新敬老院开始收养老人。截至目前,已有42名五保老人在这里颐养天年。

今年七十多岁的唐大爷,八年前住进院庄敬老院。回忆起原敬老院的生活,老人家还是不住地摇头:“以前那个敬老院地势低洼,阴暗又不通风,遇到下大雨,水进屋子里把床都淹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住进了宽敞的楼房,一日三餐不用愁,每个月还会发一些零用钱,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出去溜达几圈。” 一提起现在的生活,唐大爷就非常开心,热情地邀请我们参观他的房间,屋子里宽敞整洁,还配套有阳台、卫生间。

凤鸣镇敬老院胡院长感慨万分:“如果没有审计的监督,这个问题就不会如此迅速地解决。现在,老人们的生活可以得到充分保障,安心、舒心又开心,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养老事业发展的关心,也要感谢审计部门的关心,感谢审计人员的付出。”(郭相淮)

编辑:王东方

来源:中国审计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