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辨真假 |
在对某绿化工程实施审计中,小腾察看该项目的建设资料,发现其中一份签证有些异常。该签证认定项目使用了400吨有机肥,并附有过磅记录单,一共20车,每车净重量都在20-20.3吨之间。看着这过磅单,小腾心想,怎么会这么平均呢?尽管怀疑,但又没有证据来证明。通过进一步审计,小腾了解到,有机肥的投标单价是1715元/吨,400吨有机肥结算价就在70万元左右,但是招投标时有机肥的总价仅2.2万元。为何要增加这么多的有机肥呢?小腾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小腾把心中的疑问告诉了审计组长老王。老王说,“这确实不合常理,但说它有问题现在还缺少证据。还是把建设单位的经办人员找来谈谈,先了解下情况,就从该签证单上签字的项目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陈风开始吧。”
陈风来到了审计组。他是个年轻人,比较清秀,也许有些紧张,看上去有些局促。老王和他寒暄了一下,就开始了谈话。
“这张签证单你还有印象吗?”
“有的。”陈风看了一眼签证,答道。
“这重量是你认可的吗?”老王又问。
陈风仔细地看了一会签证说道,“我签字认可的是到工地的20车,过磅单是监理人员在销售点现场监督的,我没参与。”
这签证单上,陈风签的确实是“现场共使用有机肥20车”。
老王不动声色,继续问,“你们为什么要使用那么多有机肥呢?”
“因为这地方土质比较贫瘠,为了栽植需要,我们被要求增加有机肥。”
“这400吨有机肥,铺在这地上,平均要20厘米吧?真用了这么多吗?工地现场还能测出来吗?”
“时间已经比较长了,测不出来了。但确实有20车,我还有现场照片呢。”
“你们的资料里没有提供。 ”
“我回去就发给你们。”
很快,陈风就传来了3张照片,小腾马上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从照片上看,地上确实铺了黑乎乎的一层,但有多厚,却看不出来。小腾随即找到老王,“看起来铺得蛮厚的。”老王没说什么,仔细打量着几张照片,目光集中在了一辆尚未卸去有机肥的自卸车上。
“小腾,你说这种类型的车,装到这个位置,估计会有多重?”
“这个签证肯定有问题!”听了老王的问话,小腾突然兴奋地叫道。“我看过我家亲戚运水泥,到这个位置,顶多20吨,有机肥的密度比水泥低多了,这一车肯定没有20吨。”
老王笑了笑说,“我们再找找看其他项目,看看有没有类似这款车也装到这个位置的有机肥的过磅记录。”
小腾很快找到了答案,这一车也就在16吨左右,这份签证多计了80吨左右。继而,审计人员与建设单位人员一起到类似几家有机肥销售公司现场观察和取证。经比对后认定,每车的实际装载重量为16.5吨。另外根据合同约定,增加的工程量,如承包人在投标文件中所报的单价高于市场价时,发包人有权按施工期间的市场价进行调整,承包人不得因此提出任何异议。经调查,施工期间有机肥市场价格在550元/吨左右,建设、施工单位协商后同意按此价格调整。
为此,该有机肥签证的工程量和工程单价均得到调减,最终结算价约为20万元,审计共核减工程款约50万元。
事后,小腾感慨地说,“审计人真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啊。”
“火眼金睛可以炼出来,但责任心却才是我们审计人的看家法宝啊。”老王语重心长地说。(王旭东) 来源:审计署网站8月23日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