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Z审计局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审计组,赴D市进行扶贫政策落实和扶贫资金管理情况交叉审计,发现一起克扣征地补偿款、优亲厚友的典型案例。 临时起意,山重水复疑无路 在对D市易地搬迁和征地补偿资金开展审计调查的前期,审计组进行了数据的采集比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少数人既是易地搬迁对象,又是征地补偿对象。虽然人不多,但是审计组还是留了个心眼,把审计调查路线沿途的“双对象”贫困户列入了抽查名单。 某日,审计组按照日程安排实地延伸调查,恰好途径抽查名单上“双对象”贫困户之一蒋某所在的B村。临时起意,审计组决定先去B村村委会看看,了解一下蒋某的情况。一阵寒暄之后,审计组开始询问起贫困户蒋某的情况。村书记李某承认蒋某确实既是易地搬迁对象,又是征地补偿对象。但当审计组更进一步询问征地补偿具体情况,并提出想要去蒋某家里看看时,李某顿时不情愿起来。他一口咬定蒋某不在家,去了肯定是白跑一趟。在审计组改口说,可以去和蒋某家里人聊一聊时,李某又说,蒋某去武汉看病,家里人都跟着去照顾了。这样一味地搪塞和过于斩钉截铁的语气,反而引起了审计组的怀疑。这其中一定存在问题!但因为担心当日既定的审计工作无法完成,审计组只好带着疑虑先离开了B村。 不懈追索,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完成了当日审计工作返回时,审计组还是一直记挂着贫困户蒋某。路过B村时带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下了车,一定要去一探究竟。这一次,审计组决定自己问路,在询问了路边两三个农户后,大家很快找到了蒋某的住址。试探着去敲门,蒋某竟然在家!因为蒋某过去当过老师,表达条理,再加上他对此事一直郁郁在心,所以审计组十分顺利地从他那里摸清了事情的脉络。 蒋某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2016年被确定为易地搬迁对象,同年8月又与村委会签订了征地补偿协议。补偿协议里约定,村里占用他本人耕地0.6亩来新建易地搬迁房,给他补偿19200元。可实际上,蒋某最后只得到了5000元。原来,2017年4月,这笔征地补偿资金刚刚拨入蒋某的个人银行账户,村会计就来收走了,理由是他享受了易地搬迁政策后就不能再领取这笔补偿。易地搬迁房就建在蒋某门前不远处,想着马上就能住上这样漂亮又规整的小楼,他也就忍气吞声了。但是,村里竟然不顾他的意愿,又强行征用了他另一块“荒地”。蒋某愤愤不平地说,所谓的“荒地”上还种着药草呢!后来蒋某收到的5000元,是村里“安抚”他的一笔补偿款。 审计组对蒋某的口述做了详实的笔录,并对他的一本通存折进行了取证,还在蒋某的带领下实地勘察了征地和易地搬迁房。天色已晚,审计组决定第二天就去B村村委会当面问个清楚。 水落石出,守得云开见月明 第二天一大早,审计组带着证据再次来到了B村村委会。为了还原事情的真相,审计组成员兵分两路,一路找村书记和会计进行单独谈话取证,一路查看另一户搬迁占地情况。 当再次询问村书记李某征地补偿情况时,李某照常还在“打太极”兜圈子。当审计人员告知已与蒋某面谈并取证后,李某顿时变得面色苍白、惴惴不安。看到审计组摆在他面前的蒋某笔录和一本通后,李某只好如实交代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最初蒋某被征的0.6亩耕地时确实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给予了19200元补偿款,但后来被村会计设法拿走,交到村书记李某的手上,进行“再分配”。另一路也查明,村书记李某的亲哥哥李大某外出务工回村,因患精神疾病也被纳入贫困户,享受易地搬迁政策。为了帮李大某修建宽敞的附属屋,李某做主再次占用了蒋某约1亩的“荒地”以及另一位农户林某的耕地,并从当初蒋某的19200元补偿款里拿出10000元平分给蒋某和林某,剩下的9200元则被李某挪用去帮哥哥李大某修建附属屋。李某的笔录得到了村会计的佐证,证据确凿,一件侵占贫困户利益、优亲厚友的典型案例真相大白。 审计组已将案件线索移交到当地纪委部门,目前,当地纪委已立案查处。(宋卫平 刘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