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头条新闻
新华网客户端12月15日报道:四十载玉汝于成 立潮头再谱华章 浙江审计牢记初心使命守护“国家审计”金字招牌

按:新华网客户端12月15日刊发《四十载玉汝于成 立潮头再谱华章 浙江审计牢记初心使命守护“国家审计”金字招牌》,原文如下,现予转发。

40年前,浙江省审计机关成立,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发展壮大。

40年来,尤其是“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三个立”总要求提出以来,浙江审计人扎实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保障政令畅通、维护经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深化反腐治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始终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始终坚持以系统观念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坚持加强审计自身建设,是浙江审计40年探索实践最大的经验启示。”浙江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白剑峰说。

筚路蓝缕,与时代奋楫笃行

这是波澜壮阔的40年。

40周年-1.png

1983年9月,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同年12月13日,浙江省委批准建立浙江省审计局。成立之初,浙江审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行政首长的领导下边组建、边工作,由组建初期的企业审计起步,确立了以查错纠弊为主的工作理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算盘、尺子、复写纸和工具书,工作内容主要就是‘查账’。”回忆起30多年的从审经历,浙江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建培感慨道,“这样的工作理念大约持续至上世纪九十年代,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实施,浙江各级审计机关抓住契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开始成为审计工作的主旋律。”

二十世纪末至新世纪初,《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陆续颁布与实施,浙江各级审计机关突出了真实性审计,开始绩效审计的探索,侧重点转向财政金融部门审计、重点国有企业和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的管理审计、效益审计,以及规范和制约财权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2006年10月30日,“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审计工作总要求的提出,既是对浙江审计工作的殷切期望,又是对未来浙江审计发展的领航定向,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个立”总要求创新入法;建立健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大等监督协作机制;“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列入省委“七张问题清单”;信息化、现代化审计手段不断完善……进入“十四五”以来,浙江审计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工作理念越发凸显。

40年,浙江审计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审计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从探索到创新的飞跃,描绘出一幅与时代奋楫笃行的恢宏画卷。

服务大局,与发展同频共振

这是与时代同歌的40年。

40周年-2.png

40年来,浙江审计始终坚持科学制定事业发展规划,先后提出了“边组建、边工作”“积极发展、逐步提高”“围绕经济搞审计,跳出审计谈经济”“在服务中实现有效监督、在服务中推进审计转型、在服务中体现审计价值”“最大程度地服务发展大局、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风险、最大幅度地提升社会效应”“靠业务吃饭、靠党建强身”“构建政策跟踪审计、财政审计大格局、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三个平台”“全员力推审计监督现代化先行”“审计项目为王、审计质量为要、队伍建设为本”等工作理念,探索出一条与之江大地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耦合的审计路子。

从这些理念不难看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浙江审计却始终把讲政治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坚决做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随着乡村振兴“万千蝶变”走向纵深,浙江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发挥好粮食生产压舱石作用。

但如何保障农田高质量发展要求真正落实落地?

2020年以来,浙江审计重点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和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情况、储备粮管理情况,推动有关部门开展问题专项执法,推动出台《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的实施意见》等管理制度,有效推进体制机制完善。

浙江审计围绕中央和地方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探索政策措施、财政、企业、投资、金融、民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等领域审计,相继开展了嘉兴毛纺织总厂、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乡村振兴等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审计项目,查处了“大东南”集团、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一批大案要案。

40年来,浙江审计当好护航者、争当促进派、念好“紧箍咒”,发挥“利剑”作用,审计“党之利器、国之利器”作用充分彰显。

鉴往知来,与未来长风破浪

这是继往开来的40年。

40周年-3.jpeg

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浙江省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在持续创新创业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审计在全国率先探索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2012年7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工作的意见》,推进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全覆盖。

起源于1987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历经20余年不断推动,具有浙江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框架逐步确立完善。

从20年前创建审计业务管理系统“1拖N”模式在全国审计系统推广;到如今审计数字化改革“1+N+2”体系不断完备,金审三期首批地方试点率先通过验收,全国首个地方标准《审计数据归集规范》正式发布,2023年全省大数据审计项目占比达58%……浙江审计全力打造的科技强审“金名片”越发夺目亮眼。

审计内容不断规范、审计手段不断创新,伴随的是审计质量全面提升,2019年以来,浙江优秀审计项目获奖总数连续5年位列全国省级审计机关第一位。

浙江审计40年走过的辉煌历程,归根结底是一代代审计人艰苦奋斗、辛勤耕耘的结果,是审计队伍理念越发坚定、业务不断精通、作风更为务实的结果。浙江各级审计机关着眼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抓紧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塑造,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浙江省审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起点上,浙江审计将深入践行“三个立”总要求,坚持“审计项目为王、审计质量为要、队伍建设为本”,继续传承发扬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擦亮“国家审计”“浙江审计”金字招牌,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贡献审计力量、展现审计担当。(林图 陈英姿 徐亦喆/文 浙江省审计厅/供图)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来源:https://sjt.zj.gov.cn/art/2023/12/18/art_1320647_58903365.html)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