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5025/2025-00009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温州市审计局
成文日期 2025-03-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审计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5-03-28 17:23:33 来源:市审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4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温州“续写创新史、打造第三极、谱写新篇章”主题主线,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法治政府“风向标”

聚力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心系“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开展审计,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坚决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不断增强审计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一是以党的领导为锚,稳固法治政府建设根基。认真履行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全年共召开市委审计委员会议1次,为全市审计工作定标定航。首次建立审计委员会会议议定事项责任分工清单,做到党对审计工作的指示批示件件有落实。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切实提升规范性和及时性。加强县级审计办的领导和指导,梳理出具体问题并点对点向各县下发问题指引。二是以政治意识为尺,落实审计法治建设目标。局党组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年重点工作目标,不断深化和自觉运用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和审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的领导贯穿审计法治建设与审计事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切实强化对审计领域重大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实现法治政府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齐头并进、同频共振。三是以审计成果为钥,发挥审计决策参谋作用。积极提炼审计成果服务决策参考,1-12月,市本级共编报审计信息347篇、专报要情47篇。

二、聚焦主责主业,织密依法审计“监督网”

紧紧围绕温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有效维护财经秩序、推进政策落实和项目实施。一是围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开展审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和重大举措的落实情况审计。市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专项审计调查紧盯减税降负、政策激励等落实情况,推动市级产业政策大清理、大整合。科技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和文化建设发展资金专项审计调查以资金绩效为重点,推动健全科创平台管理体系,促进文旅产业有序发展。二是围绕财政资源优化配置开展审计。紧盯财政资源统筹管理、预算绩效管理、财政运行风险等持续深化审计监督,发挥经济监督“探头”作用。对全市12个县(市、区)和3个功能区近两年财政收入情况全面起底,积极助力市级国有资产资源盘活,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有序推进温州市区工业用地功能转变的指导意见》。三是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开展审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对重点民生保障领域审计监督,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强农惠农相关资金专项审计调查关注耕地地力补贴、农业保险等问题,强化资金保障,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持续加码。工伤保险基金专项审计调查揭示重复享受工伤等问题,维护工伤职工切身利益。慈善事业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发现资金管理不健全等问题,推动慈善组织严格内控管理。四是围绕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开展审计。紧扣“强城行动”,突出空间重构、循环畅通、品质提升等方面加强监督,护航重大项目优质落地。市级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建设专项审计调查,揭示项目配套工程建设不同步等问题,护航杭温高铁按期通车。温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二期建设工程、温州体育中心体育场(亚运分赛场)提升改造工程等2个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揭示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推动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五是围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审计。扎实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重点揭示了贯彻重大决策部署、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大经济决策、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五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算清领导干部履职“经济账”“生态账”,充分发挥审计在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中的独特作用。一年来,审计机关以审计项目为抓手,提高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及时纠偏校正和督促整改了一些被审计单位的违规违法行政行为,达到“治已病、防未病”功效,助推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的工作理念。

三、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审计执法“流程图”

坚持以审计现场管理提升活动为抓手,注重全环节现场管控、全过程质量控制、全方位变革创新,以源头把控全链条管理推动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整体提升。一是现场管理促规范。制定出台《“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细则》,实行“一张审计核查任务清单”管现场机制,全局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出台《审计文书审计文本种类和参考格式》《审计容错纠错机制操作办法》,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容错纠错适用情形和认定标准、全面规范工作流程,切实营造审计支持担当作为、宽容失误偏差、允许试错纠错的良好环境。全面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坚持审计项目审理全覆盖,对全部审计项目实行“两次审理”。组织开展市、县审计执法检查全覆盖,新增“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执行情况、审计成果、审计处理意见等专题检查,以点带面促规范。二是部门联动促协同。持续深化审计与人大财经委、纪委监委、巡察、公安、检察、财政等部门贯通,与市人大财经委印发《关于建立温州市人大财经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机制的意见》,推动在经济工作、预算审查、国资管理等监督领域的联动,首次协同开展特定问题调查。与市财政局、市纪委机关、市委巡察办等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温州市财经领域“五督”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形成财经领域深化监督的有效路径。三是数字赋能促质效。制定“科技强审”三年跃升计划,久久为功推进大数据审计建设,市本级全部审计项目均应用大数据审计。建立工程项目围串标、公职违规经商等审计思路模型库,自主开发银行流水分析、数据探查、企业信息查询等软件。四是清单管控促整改。落实审计整改一揽子制度体系,强化整改系统使用、审计整改管控、整改追责问责的严肃性。建立重点审计整改问题“挂销号”管理机制,定期梳理重点审计问题纳入市委审计委员会议题研究,2个整改案例分别获评省委“七张问题清单”示范案例和典型案例。首次对全市审计整改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全量问题开展“回头看”,落实书面告知、书面提醒制度,全年按期整改率达100%,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作用发挥更为扎实有效。

四、夯实法治基础,筑牢依法行政“防火墙”

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推动规范审计工作立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政府学法、社会普法、全民遵法,在审计工作中深度融入法治政府建设理念,全方位增强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思想意识,严格规范审计执法流程,持续推动我局法治政府建设纵深发展。一是深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学习培训质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夜学·月论坛、审计青年季学堂等平台,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审计委员会等会议精神,依托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与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宪法法律,促进全局干部树立学法、懂法、用法意识。全面落实学法考法制度,应考人员学习率、参考率、通过率均为100%。二是夯实依法行政根基,推动科学民主决策进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局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工作列入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开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清单。严格实行合同管理办法,由法规处与法律顾问联合审查,全年共出具合同合法性审查11份。三是始终坚持执法为民,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科学确定审计过程中执法的处罚种类和幅度,提高审计执法规范性;加强审计业务人员执法培训,执法证通过率保持百分百,促进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全年发生行政复议后诉讼案件1宗并胜诉。落实特约人员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各类特约人员参加我局活动4次;修订《温州市审计局特约审计员工作若干规定》,进一步促进审计机关正确规范履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年来,我局较好完成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但对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决策部署,与推进高水平法治温州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2025年我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审计监督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先行中的正确站位,紧盯法治建设目标任务,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锚定中心任务,服务中心大局。精准契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续强化党委审计办平台科学合理高效运作,发挥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各类监督贯通协同作用,提前研判、预警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为我市经济高质量稳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实保障。二是聚焦效能提升,增强监督能力。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以审计现场管理提升为主抓手,深入开展“科学规范提升”行动,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研究型审计工作,创新审计技术方法,用硬招实招推动审计工作科学规范开展。三是强化普法宣传,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重点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加强自身法治建设,增强审计人员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文明规范执行。同时,积极利用审计实施现场和宪法宣传日等多种场景传播审计法律法规知识,扎实做好普法工作,完成我局“八五”普法工作的目标任务。


温州市审计局

2025年2月28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