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25/2025-00007 | ||
组配分类 | 其他文件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审计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 有效性 | 有效 |
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市政府已于2024年12月25日向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报告。现将整改情况公告如下。
一、2023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总体情况
202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五个方面384个具体问题,截至2024年11月底,立行立改类的183个问题已100%整改到位,分阶段整改类的169个问题已全部完成阶段性整改任务,持续整改类的32个问题均已制定整改计划与措施;已出台和完善51项规章制度或行业管理办法,已整改金额73297.42万元。
二、财政管理审计整改情况
(一)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预算管理不规范”问题。主要通过上缴非税收入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部分收入归集不及时、结余资金未收回问题,5家单位已上缴利息、租金等非税收入合计583.71万元。
2.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不到位”问题。主要通过规范流程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方向不合规问题,已制发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补充通知,要求2025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与相关文件规定支出方向一致。
3.关于“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主要通过促进资金拨付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资金下达不及时问题,未及时分解下达的44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1项市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均已分解下达。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1.关于“预算绩效管理不全面”问题。主要通过加强绩效目标管理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预算绩效目标未细化问题,3个市级功能区通过开展培训、组织复核、优化调整等方式完成整改。
2.关于“预算支出管控不严格”问题。主要通过收回超发津补贴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2家单位通过强化纪律要求、扣减年度绩效额度等方式已扣回超发绩效工资及劳务费1380.89万元。
3.关于“内部控制管理不完善”问题。主要通过规范合同履约管理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合同管理不规范问题,8家单位通过开展全面排查、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内控机制等完成整改。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审计整改情况
(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落实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产业扶持政策制定不科学”问题。主要通过完善奖补资金标准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奖补资金标准不明确问题,2家单位以发文等形式明确3个产业政策奖补项目的补助范围、测算依据等审核标准。
2.关于“奖补资金管理不精准”问题。主要通过修订完善制度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资金发放审核不严格问题,1家单位已出台温州市科技类政策奖补实施细则,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确保资金补助不重复。
3.关于“中小企业采购支持力度不足”问题。主要通过加大监管力度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中小企业采购支持力度不足问题,通过组织自查自纠、开展专项整治、警示提醒相关单位等方式加强对限制联合体投标或合理分包、评审因素设置不规范等情况的监督管理。
(二)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相关政策推进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整合不到位”问题。主要通过重组整合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企业布局未优化问题,10家国企集团通过吸收合并、清算注销等方式优化企业结构布局。
2.关于“企业经营能力提升不足”问题。主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参股投资管理不善问题,3家国企集团通过完善参股企业管理制度、优化薪酬考核机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等推进参股投资管理,1家国企集团已清理退出3家处于吊销停业状态的参股企业。
3.关于“内部收入分配管理不规范”问题。主要通过修订管理制度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薪酬未与经济效益有效挂钩问题,3家国企集团通过修订工资总额管理实施办法等措施防止薪酬与经济效益出现倒挂现象。
(三)海洋生态保护政策落实审计情况。
1.关于“决策部署推进力度不足”问题。主要通过加快项目进度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部分任务未按期完成问题,5个县通过建立督查推进机制等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1个项目2023年已完成当年度计划投资额;3个县2023年度均已完成省海洋渔船减船转产任务。
2.关于“海洋生态项目管理不精准”问题。主要通过规范经营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海水养殖项目建设管理不力问题,15家无证养殖或超范围养殖的渔业企业中11家已办理养殖证,1家正在办理中,3家已停止养殖经营;164个不符合验收条件的养殖尾水治理项目在2023年、2024年开展的水质监测抽查中均已达标。
3.关于“海洋污染防治不够到位”问题。主要通过开展排查治理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海域水质治理不达标问题,5个县通过开展污染源排查、生态化治理等提升海域水质,2024年已完成6条市级主要入海河流(溪闸)总氮浓度控制计划要求。
(四)土地综合整治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部分土地综合整治任务目标未完成”问题。主要通过严格土地执法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目标未完成问题,2个项目已通过拆除商业性广告设施、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等措施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工作。
2.关于“项目建设管理存在漏洞”问题。主要通过出台管理制度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项目立项把关不严问题,6个县已出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相关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全流程建设,8个县已加强项目立项审核把关。
四、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整改情况
(一)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项目统筹推进力度不足”。主要通过加快项目建设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配套工程建设未同步推进问题,5个进度滞后的重要配套工程中1个已完成初步设计,1个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编制,1个已完成拆桥方案审批并开工,2个已完成招投标程序或设计变更。
2.关于“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主要通过加快收缴资金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资金收缴不到位问题,1个项目已收取2处洞渣转让款1526.47万元,1个项目已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89.04万元;1家单位已就租金违约金事项向承租方提起法律诉讼。
(二)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建设管理不科学”问题。主要通过规范建设程序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行政审批程序缺失问题,7个未批先建项目已补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1家国企已向各施工单位发送督导函要求强化管理,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关于“支出管理不严格”问题。主要通过扣回工程款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工程款支付依据不足问题,1个项目已在工程进度款中扣减提前支付的总承包配合费用441.37万元。
3.关于“结算管理不合规”问题。主要通过调整决算编制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竣工财务决算编制不合理问题,1家国企已规范建设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并修正编制错误的相关内容。
(三)信息化项目管理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项目建设管理不到位”问题。主要通过加快项目建设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市级信创云平台建设任务未完成问题,1个平台已通过终验并正式对外提供服务,截至2024年10月底已有55个市本级应用部署上云。
2.关于“信息系统运营管理不严格”问题。主要通过加快清理处置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系统使用效益低问题,2个长期停用系统已关闭,1个待资产到期后办理报废手续,2个部分模块使用频率低的系统已作提升优化。
五、重点民生保障审计整改情况
(一)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进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医药采购任务推进不到位”问题。主要通过加强采购管理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药品带量采购任务未完成问题,3家公立医院通过完善采购制度、及时通报进度等保障药品带量采购任务顺利推进,截至2024年10月底,3家公立医院13个到期批次的药品带量采购任务完成率达99%以上,2家公立医院已按规定申报2024年度药品带量采购计划。
2.关于“医保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主要通过加强资金盘活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资金效益不佳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已就2项医保政策取消后的账户沉淀资金5331.38万元进行对接,谋划盘活措施。
3.关于“医疗机构管理不完善”问题。主要通过完善薪酬制度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未落实问题,温州市已出台深化市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分配行为、完善分配制度。
(二)工伤保险基金运行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参保管理不到位”问题。主要通过督促补缴保险费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参保缴费不规范问题,问题涉及的5个县人社部门通过加大政策宣传等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参保管理,已促进补缴工伤保险费297.43万元。
2.关于“工伤保险待遇支付不合规”问题。主要通过收回多发保险待遇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违规发放工伤保险待遇问题,5个县已收回向8人违规发放的工伤供养亲属抚恤金7.39万元。2个县已收回向5人违规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25.82万元。
(三)科技资金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科创举措推进力度不足”问题。主要通过规范新型研发机构审核认定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审核工作开展不到位问题,1家单位已加强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审核工作,8家新型研发机构中6家经复核已达标准,2家已取消资格。
2.关于“科技项目实施管理不严格”问题。主要通过开展科研诚信惩戒处理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科研信用惩戒管理松散问题,已按规定将289个强制终止项目涉及的286名项目负责人列入“不良科研信用惩戒名单”。
六、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整改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资金资产使用管理不规范”问题。主要通过盘活利用闲置资产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房产、土地长期闲置未利用问题,长期闲置资产中2处房产18219.85平方米、1处土地8644.4平方米、231个摊位14568.38平方米已出租并约定年租金合计1014.42万元,2处房产169.05平方米已明确管理使用方,3处房产涉及土地10641.63平方米已收储盘活,4处房产7809.11平方米已在属地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售。
2.关于“低效、无效资产清理盘活不到位”问题。主要通过加快资产盘活、清理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低效无效资产未盘活或未清理问题,5家国企集团通过以闲置生产设备进行实物投资、清理长期挂账应收款项等方式完成整改。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资金闲置”问题。主要通过加快资金统筹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产业基金闲置问题,1项产业基金已收回4.36亿元。
2.关于“基金未有效运作”问题。主要通过加强基金投后管理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项目未落地问题,1家国企集团牵头负责的4个未落地项目中1个项目已调整,3个项目已清理退出。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资产基础管理薄弱”问题。主要通过规范资产账务核算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资产未及时入账问题,4项设备已完成报废处置,1760项无形资产已入账管理,102项房产已评估入账。
2.关于“资产统筹使用效率不高”问题。主要通过收回租金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资产出租管理不严格问题,1家单位3间出租程序不到位的商铺中1间已收回,1间已按规定程序公开招租,1间正在通过司法程序要求腾空。2家单位已收回场地租赁费、房产租金等515.05万元,正在通过司法程序追缴999万元。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耕地后期管护不力”问题。主要通过督促落实责任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耕地指标无法入库问题,1个县已督促8个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单位完成作物种植工作。
2.关于“海洋资源管理不到位”问题。主要通过加强用海审批等方式推进整改,如针对违规用海问题,5个县已督促相关养殖场补办海域使用权证或清退海域养殖,1个县4个码头已续批海域使用证。
七、审计整改工作后续安排
总的来说,今年审计整改工作举措扎实、成效显著。下一步,市政府将持续跟踪督促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见底清零。一是压实整改责任。督促被审计单位履行好整改主体责任,各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审计整改的监督指导,坚决抵制数字整改、虚假整改。审计部门继续把好销号审核关口,确保审计整改取得实效。二是注重举一反三。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制度性漏洞、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有针对性地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做到既“管当下”,又“治长远”。三是深化贯通协同。进一步深化审计监督与人大财经、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不断完善审计整改督查督办、追责问责等方面的沟通协作机制,推动形成审计整改监督合力。